返回主站
首頁
問題庫
資訊專欄
標簽庫
問答話題
發布
提問題
發文章
專利版權的保護范圍
2022-06-16 10:27
發布
×
打開微信“掃一掃”,打開網頁后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
站內問答
/
德國商標
773
1
6
專利和版權的保護范圍,是針對申請國還是全球,還是什么范圍
1條回答
專利代理
- 產品外觀設計是指“對產品的形狀、圖案、色彩或者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。
2022-06-16 10:27 .
采納回答
我國《專利法》吸收國外的有益經驗,對發明、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范圍,分別作了不同的界定。
一、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
有形財產可以依財產本身本確定其保護范圍,而專利權既然是無形財產權,其保護范圍就不能依專利權的客體本身來確定。我國《專利法》第26條規定,申請人在提出的專利申請文件中,有一份權利要求書說明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?!秾@▽嵤┘殑t》第20條規定,權利要求書應當說明發明或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,清楚并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范圍。
世界各國對權利要求的理解,有三種不同的原則:第一種是周邊限定原則。按照這一原則,權利要求書是專利的范圍,應當根據權利要求收的文字嚴格地踏實地進行解釋。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是專利保護的最大限度。在一般情況下,解釋保護范圍要比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要窄些。美國采用這一原則。第二種是中心限定原則。按照這個原則,權利要求書是專利保護的范圍,但是認為在解釋權利要求時,不應拘泥于權利要求書中的文字記載,而應以權利要求書為中心,全面考慮發明創造的目的、性質以及說明書和圖紙,把中心四周一定范圍的技術也包括在專利權保護范圍以內。德國過去采用這一原則。第三種是折衷原則。這一原則認為,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依據權利要求書的內容來確定,說明書和附圖應當用來解釋權利要求。這樣理解權利要求,一方面給專利權人以公正的保護,另一方面又給第三者以合理的確定性。歐洲專利公約及其成員國采用這一原則,我國《專利法》也采用了這個原則。我國《專利法》第59條第1款規定:“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,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。”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表明,專利權人對什么樣的發明創造具有獨占性、排他性的支配權。所以,發明創造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必須是客觀的、明確的、特定的。但是,與有形財產權相比,在確定專利發明創造的技術范圍時,會有許多困難,而且,專利申請人為了獲得較多的專利權,往往盡是采用范圍比較寬的表述方法。所以,要確定保護范圍,必須確定根據哪些資料、按照什么方法解釋并確定專利權的 技術范圍。
1.解釋專利權保護范圍的資料
(1)權利要求書。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,以權利要求書記載的內容為準來確定。因此僅在說明書記載、未在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發明創造,不屬于專利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;相反,如果在說明書中未記載,僅在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發明創造,也不屬于專利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。
(2)說明書和附圖。《專利法》第59條規定:“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”。當權利要求書的記載抽象且不明確時,可以用說明書和附圖作為
加載中...
一周熱門
更多
>
相關問題
相關文章
×
關閉
采納回答
向幫助了您的知道網友說句感謝的話吧!
非常感謝!
確 認
×
關閉
編輯標簽
最多設置5個標簽!
保存
關閉
×
關閉
舉報內容
檢舉類型
檢舉內容
檢舉用戶
檢舉原因
廣告推廣
惡意灌水
回答內容與提問無關
抄襲答案
其他
檢舉說明(必填)
提交
關閉
×
打開微信“掃一掃”,打開網頁后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
×
付費偷看金額在0.1-10元之間
確定
×
關閉
您已邀請
0
人回答
查看邀請
擅長該話題的人
回答過該話題的人
我關注的人
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
一、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
有形財產可以依財產本身本確定其保護范圍,而專利權既然是無形財產權,其保護范圍就不能依專利權的客體本身來確定。我國《專利法》第26條規定,申請人在提出的專利申請文件中,有一份權利要求書說明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?!秾@▽嵤┘殑t》第20條規定,權利要求書應當說明發明或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,清楚并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范圍。
世界各國對權利要求的理解,有三種不同的原則:第一種是周邊限定原則。按照這一原則,權利要求書是專利的范圍,應當根據權利要求收的文字嚴格地踏實地進行解釋。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是專利保護的最大限度。在一般情況下,解釋保護范圍要比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要窄些。美國采用這一原則。第二種是中心限定原則。按照這個原則,權利要求書是專利保護的范圍,但是認為在解釋權利要求時,不應拘泥于權利要求書中的文字記載,而應以權利要求書為中心,全面考慮發明創造的目的、性質以及說明書和圖紙,把中心四周一定范圍的技術也包括在專利權保護范圍以內。德國過去采用這一原則。第三種是折衷原則。這一原則認為,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依據權利要求書的內容來確定,說明書和附圖應當用來解釋權利要求。這樣理解權利要求,一方面給專利權人以公正的保護,另一方面又給第三者以合理的確定性。歐洲專利公約及其成員國采用這一原則,我國《專利法》也采用了這個原則。我國《專利法》第59條第1款規定:“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,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。”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表明,專利權人對什么樣的發明創造具有獨占性、排他性的支配權。所以,發明創造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必須是客觀的、明確的、特定的。但是,與有形財產權相比,在確定專利發明創造的技術范圍時,會有許多困難,而且,專利申請人為了獲得較多的專利權,往往盡是采用范圍比較寬的表述方法。所以,要確定保護范圍,必須確定根據哪些資料、按照什么方法解釋并確定專利權的 技術范圍。
1.解釋專利權保護范圍的資料
(1)權利要求書。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,以權利要求書記載的內容為準來確定。因此僅在說明書記載、未在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發明創造,不屬于專利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;相反,如果在說明書中未記載,僅在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發明創造,也不屬于專利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。
(2)說明書和附圖。《專利法》第59條規定:“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”。當權利要求書的記載抽象且不明確時,可以用說明書和附圖作為
一周熱門 更多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