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6-20 10:15發布
奶奶這一稱呼,我叫了二十一年,從牙牙學語到少不更事,奶奶是我整個童年里的主角,是我青春年少時煩惱的傾訴對象,是我一生的回憶和最難以割舍的牽掛。
八十年代,農村的生活特別清苦,爸媽也隨同村里的人外出務工了,四歲的我,就和六十多歲的奶奶生活在一起。奶奶的個子很小,腳也特別小,從我記事起,,那一路上都是她心痛的喊叫聲:“囡囡,慢點,小心摔了,奶奶追不上你了?!边@樣我覺得特別好玩,哪里會理會奶奶的呼聲呀,心想,奶奶這么大一人了,連我這個小娃娃都追不上,反而會跑得更快了,好像貓捉老鼠游戲一樣。我沒有想過的是,每每這樣玩,腳小的奶奶總是跑得氣喘吁吁,上氣不接下氣呀。
晚上,終于安靜下來了,奶奶坐在院里的一棵大梧桐樹下,拿著一把大大的扇子驅趕著蚊蟲,我則會趴在奶奶的腿上,聽她哼一些動聽的曲子。甚至上了小學,我都還喜歡趴在奶奶的腿上,感覺那是我最溫暖的港彎。奶奶會講一些簡單的故事,我卻覺得是最動聽的語言,最讓我忘不了的是,奶奶望著天上的星星說:“囡,你知道嗎,如果地上人死了,天上就會多一顆星星?!蔽覇柲棠蹋洗未謇锏膹垹敔斔懒?,村里的人不是說天上又少了一顆星星嗎。奶奶說:“如果奶奶死了,天上一定會多一顆星星,會在黑夜里為我的囡帶來亮光的……”
后來,在課堂上聽老師說解放前的女同志要包小腳,聽到老師講解包小腳從四五歲就開始,是一種很殘酷的行為。聽著聽著,我竟然哭了,我為奶奶傷心,她那雙小小的腳上,原來還經受過那么多的痛苦,那天,我回到家,就撲進了奶奶的懷里,久久不愿離開。我心里暗想,等我掙錢了,一定要給奶奶買上一雙世界上最舒適的鞋子.
直到十六歲,父母要帶我去城里念高中,如果可能,也要讓我上大學,不要吃了沒文化的虧,我要奶奶和我一起去,奶奶這次沒有順我的意,堅決不同意和我一起去城里,她堅持說,奶奶老了,過不慣外面的生活,要守著我的老梧桐樹守著我窩,這才是我的根呀。
大二的那年,想著今年春節會回家看奶奶,想給她買一雙舒服的真皮皮鞋,慰勞慰勞她的小腳,我周末就到外面餐廳去打工,,兩天下來,腰酸背痛,想著奶奶看到我用自己的錢給他買的禮物,肯定會心花怒放,苦一點,也值了。那個春節,奶奶穿上了我給她買的皮鞋,在村里去溜了幾圈,逢人就講,這是我囡給買的,端了好幾天的盤子呢,這娃,不枉是我帶大的吧。
那時我經常想,等我畢業了掙錢了,我的第一份工資一定交給奶奶,讓她想買什么就買什么,千萬別摳門;等我畢業了,我一定也要接奶奶來城里住一段時間,帶她去坐坐電梯,坐坐火車;坐坐地鐵然后去坐飛機讓她天天早上給我做一碗最好吃的雜醬面,保準一天心里都會美美的……
可是,我還沒有畢業呢,我才大三,奶奶就離我而去了,讓我所有的計劃都成了泡影,成了追憶,成了永遠也完不成的心愿。奶奶葬在了村里離馬路最近的地方,因為她說過,我們回去的時候,都會在那里下車。
奶奶的離去,讓我在痛苦中不能自拔,覺得自己的整個童年,青年時代都結束了。奶奶就是我心里最溫暖的港灣,失去了避風港,人的靈魂就如同在世間飄著,沒地方停泊。
一天晚上,整個學院都停電了,宿舍里的姐妹都特別興奮,拉著我跑到操場旁邊的草地上去,看天空滿天繁星。她們在聊著系里的一個帥哥,我卻看著天上的星星,想起奶奶說過的話:“如果我死了,天上一定會多一顆星星,為我的囡增添點光亮”。我的奶奶,此時,你在天上嗎,你是哪一顆星星呢,那天起,我相信,奶奶一定成了一顆星星,在星光燦爛的夜晚,眨著眼睛看著她的囡呢。
時間過得很快,奶奶已經走了很多年,這些年里,我也習慣了高跟鞋踏在水泥路上行走的節奏,也遇到了屬于我的愛情,每年的清明,我都會回梧桐樹的院子住上兩天,在奶奶的墳頭,說說我的悄悄話。從一個人,到兩個人,到現在的三個人。家鄉也一年一年地發生著改變,誰也不知道,老梧桐樹還能陪我們幾年。
這不,去年清明回去,村里的人們都在談論著拆遷的事宜,附近的幾個村子都已經畫為了工業用地了,要建工業園區。不光房子要拆掉,就連墳墓也要搬遷,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惆悵之中,”奶奶的窩”不能挪,以后將不復存在了.老公明白我的心思,一天鄭重其事的給我說:“含笑(我的筆名),給你一個好消息,我在美國讀研究生的表弟說國外流行把骨灰做成鉆石,而且他們的導師Johnson教授前不久還給他過世的愛人做了一顆藍 {MOD}的骨灰鉆石項鏈,如果我們也把奶奶的骨灰做成骨灰鉆石項鏈或骨灰鉆石戒指,你接受嗎?”
把奶奶做成鉆石我是非常樂意接受,但奶奶的遺骨可不可以做成鉆石呢?是不是騙局?我們委托國外的表弟咨詢與調查了一下,這個用骨灰培養鉆石技術是有專利的,國外的培養鉆技術工藝領先國內15-20年,而且國內近年來出現了類似于骨灰鉆石的骨灰晶石,也有人叫它生命晶石,但沒有生命鉆石璀璨,表弟推薦了國內首家運營骨灰鉆石的“念世情”。
我們在網上看到念世情“讓愛從未走遠”的主題時,我堅定地選擇了他們,特別是念世情這個名字非常符合我與奶奶之間的情感,我和他們的工作人員溝通了我的想法后,建議我用奶奶的遺骨燒成骨灰,做一顆黃 {MOD}鉆石,然后鑲嵌在項鏈上,帶上她,奶奶就住在了離我心最近的地方,那些年她給過我的溫暖,如今我也可以用我的心溫暖著她.
今年清明節,脖子上多了一條特殊的鉆石項鏈,我要帶著她坐商場的大扶梯、高鐵、還有飛機,就如同多了奶奶的關愛一樣,帶她到每一座城市,現在多了奶奶的關愛我在事業上做得順風順水,生活也美滿幸福,每每加班到深夜,我都會仰望天空,看看天上的星星,我慢慢相信:每一個活過的人,都能給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,也許是一顆巨星,也許是一把火炬,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燭光…...后來我把網絡上的名字改為了含笑。
最多設置5個標簽!
奶奶這一稱呼,我叫了二十一年,從牙牙學語到少不更事,奶奶是我整個童年里的主角,是我青春年少時煩惱的傾訴對象,是我一生的回憶和最難以割舍的牽掛。
八十年代,農村的生活特別清苦,爸媽也隨同村里的人外出務工了,四歲的我,就和六十多歲的奶奶生活在一起。奶奶的個子很小,腳也特別小,從我記事起,,那一路上都是她心痛的喊叫聲:“囡囡,慢點,小心摔了,奶奶追不上你了?!边@樣我覺得特別好玩,哪里會理會奶奶的呼聲呀,心想,奶奶這么大一人了,連我這個小娃娃都追不上,反而會跑得更快了,好像貓捉老鼠游戲一樣。我沒有想過的是,每每這樣玩,腳小的奶奶總是跑得氣喘吁吁,上氣不接下氣呀。
晚上,終于安靜下來了,奶奶坐在院里的一棵大梧桐樹下,拿著一把大大的扇子驅趕著蚊蟲,我則會趴在奶奶的腿上,聽她哼一些動聽的曲子。甚至上了小學,我都還喜歡趴在奶奶的腿上,感覺那是我最溫暖的港彎。奶奶會講一些簡單的故事,我卻覺得是最動聽的語言,最讓我忘不了的是,奶奶望著天上的星星說:“囡,你知道嗎,如果地上人死了,天上就會多一顆星星?!蔽覇柲棠蹋洗未謇锏膹垹敔斔懒?,村里的人不是說天上又少了一顆星星嗎。奶奶說:“如果奶奶死了,天上一定會多一顆星星,會在黑夜里為我的囡帶來亮光的……”
后來,在課堂上聽老師說解放前的女同志要包小腳,聽到老師講解包小腳從四五歲就開始,是一種很殘酷的行為。聽著聽著,我竟然哭了,我為奶奶傷心,她那雙小小的腳上,原來還經受過那么多的痛苦,那天,我回到家,就撲進了奶奶的懷里,久久不愿離開。我心里暗想,等我掙錢了,一定要給奶奶買上一雙世界上最舒適的鞋子.
直到十六歲,父母要帶我去城里念高中,如果可能,也要讓我上大學,不要吃了沒文化的虧,我要奶奶和我一起去,奶奶這次沒有順我的意,堅決不同意和我一起去城里,她堅持說,奶奶老了,過不慣外面的生活,要守著我的老梧桐樹守著我窩,這才是我的根呀。
大二的那年,想著今年春節會回家看奶奶,想給她買一雙舒服的真皮皮鞋,慰勞慰勞她的小腳,我周末就到外面餐廳去打工,,兩天下來,腰酸背痛,想著奶奶看到我用自己的錢給他買的禮物,肯定會心花怒放,苦一點,也值了。那個春節,奶奶穿上了我給她買的皮鞋,在村里去溜了幾圈,逢人就講,這是我囡給買的,端了好幾天的盤子呢,這娃,不枉是我帶大的吧。
那時我經常想,等我畢業了掙錢了,我的第一份工資一定交給奶奶,讓她想買什么就買什么,千萬別摳門;等我畢業了,我一定也要接奶奶來城里住一段時間,帶她去坐坐電梯,坐坐火車;坐坐地鐵然后去坐飛機讓她天天早上給我做一碗最好吃的雜醬面,保準一天心里都會美美的……
可是,我還沒有畢業呢,我才大三,奶奶就離我而去了,讓我所有的計劃都成了泡影,成了追憶,成了永遠也完不成的心愿。奶奶葬在了村里離馬路最近的地方,因為她說過,我們回去的時候,都會在那里下車。
奶奶的離去,讓我在痛苦中不能自拔,覺得自己的整個童年,青年時代都結束了。奶奶就是我心里最溫暖的港灣,失去了避風港,人的靈魂就如同在世間飄著,沒地方停泊。
一天晚上,整個學院都停電了,宿舍里的姐妹都特別興奮,拉著我跑到操場旁邊的草地上去,看天空滿天繁星。她們在聊著系里的一個帥哥,我卻看著天上的星星,想起奶奶說過的話:“如果我死了,天上一定會多一顆星星,為我的囡增添點光亮”。我的奶奶,此時,你在天上嗎,你是哪一顆星星呢,那天起,我相信,奶奶一定成了一顆星星,在星光燦爛的夜晚,眨著眼睛看著她的囡呢。
時間過得很快,奶奶已經走了很多年,這些年里,我也習慣了高跟鞋踏在水泥路上行走的節奏,也遇到了屬于我的愛情,每年的清明,我都會回梧桐樹的院子住上兩天,在奶奶的墳頭,說說我的悄悄話。從一個人,到兩個人,到現在的三個人。家鄉也一年一年地發生著改變,誰也不知道,老梧桐樹還能陪我們幾年。
這不,去年清明回去,村里的人們都在談論著拆遷的事宜,附近的幾個村子都已經畫為了工業用地了,要建工業園區。不光房子要拆掉,就連墳墓也要搬遷,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惆悵之中,”奶奶的窩”不能挪,以后將不復存在了.老公明白我的心思,一天鄭重其事的給我說:“含笑(我的筆名),給你一個好消息,我在美國讀研究生的表弟說國外流行把骨灰做成鉆石,而且他們的導師Johnson教授前不久還給他過世的愛人做了一顆藍 {MOD}的骨灰鉆石項鏈,如果我們也把奶奶的骨灰做成骨灰鉆石項鏈或骨灰鉆石戒指,你接受嗎?”
把奶奶做成鉆石我是非常樂意接受,但奶奶的遺骨可不可以做成鉆石呢?是不是騙局?我們委托國外的表弟咨詢與調查了一下,這個用骨灰培養鉆石技術是有專利的,國外的培養鉆技術工藝領先國內15-20年,而且國內近年來出現了類似于骨灰鉆石的骨灰晶石,也有人叫它生命晶石,但沒有生命鉆石璀璨,表弟推薦了國內首家運營骨灰鉆石的“念世情”。
我們在網上看到念世情“讓愛從未走遠”的主題時,我堅定地選擇了他們,特別是念世情這個名字非常符合我與奶奶之間的情感,我和他們的工作人員溝通了我的想法后,建議我用奶奶的遺骨燒成骨灰,做一顆黃 {MOD}鉆石,然后鑲嵌在項鏈上,帶上她,奶奶就住在了離我心最近的地方,那些年她給過我的溫暖,如今我也可以用我的心溫暖著她.
今年清明節,脖子上多了一條特殊的鉆石項鏈,我要帶著她坐商場的大扶梯、高鐵、還有飛機,就如同多了奶奶的關愛一樣,帶她到每一座城市,現在多了奶奶的關愛我在事業上做得順風順水,生活也美滿幸福,每每加班到深夜,我都會仰望天空,看看天上的星星,我慢慢相信:每一個活過的人,都能給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,也許是一顆巨星,也許是一把火炬,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燭光…...后來我把網絡上的名字改為了含笑。
一周熱門 更多>